从1月15日召开的泸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评审会上获悉,泸州将把握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和国家扩大内需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战略机遇,发扬泸州优良的商业发展传统,通过20年左右的时间,力争将泸州建设成为服务全国、辐射全球的白酒文化消费中心,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。
按照《泸州市2013年-2030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》,泸州将以“城中大商场、城区特色街、城郊大市场、城际大物流、项目大支撑”为原则,依据泸州“一主两副、八组团”的城市空间结构与“两城三区”的空间发展战略,通过“中整合、东培育、西延伸、南跳跃、北推进”的思路发展商业网点。
根据《规划》,泸州市将依托主要对外交通干线、重要交通设施、物流园区,打造西南商贸城、白酒产业市场集聚区、临港专业市场集聚区、纳溪区西部化工产品交易市场、蓝田汽贸市场集聚区等六大专业市场集聚区,优化布局商业网点。
同时,泸州将在中心城区共规划建设15条特色商业街,即5条文化体验旅游特色街、6条休闲餐饮娱乐特色街、4条购物消费特色街。将在人口相对集中、交通便捷通畅的市级商业中心构建6处大型购物中心。泸州还将规划大型百货商店13处左右,构建符合新时期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的新型商业发展模式,建立完善的便利、多元的商业服务体系。
经过专家组近四个小时的认真评审,《泸州市2013年-2030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》原则上通过评审。市委常委、副市长曹俊杰出席会议。(泸州电视台记者:付运波)
相关链接
泸州打造“两圈四带、一主三副”商业体系
依据《规划》,泸州市未来将形成“两圈四带、一主三副”的商业体系。“两圈四带”即为在泸州总规划定的生活性内环以内区域提升商业层次,主要发展零售商业,适当保留中小型生活资料专业市场;在泸州总规划定的生活性内环与交通外环线之间的区域发展批发、物流主导型的商业,重点布局大型专业市场、物流园区、大型零售网点等类型的商业网点。
同时,结合泸州城市拓展方向,形成北部蜀泸大道、春雨路至迎宾大道沿线地区,东部国窖大桥至茜草路,省道308沿线地区,西部龙头关路至酒城大道沿线地区,南部蓝安路至321国道沿线地区四个商业发展带。
“一主三副”是指在全市规划白塔至茜草1个市级商业主中心,城西商务商业中心,城北科技商贸中心,城南综合商业中心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,龙透关路片区商业中心等16个片区级商业中心和25至4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。